9月6日至7日夜间,俄军对乌克兰发动了自2022年2月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无人机空袭,800多架无人机扑向乌境内目标。基辅市中心的乌克兰政府大楼顶层被击中起火,滚滚浓烟直冲天际,造成数十人伤亡。这是乌政府大楼首次在战争中直接遇袭,冲击力巨大。
在战火与废墟之中,乌克兰跨大西洋对话中心主席、长期从事外交与安全研究的专家马克西姆·斯克里普琴科接受媒体专访,对俄乌冲突的未来给出了一份冷峻的判断。
战事并未减弱:双方都不愿意停火
斯克里普琴科直言,虽然外界不断传出有关“和平”与“谈判”的消息,但从战争第一天起,前线战事的激烈程度就未曾缓解。俄罗斯方面仍自认为处于主动地位,而乌克兰同样不愿停火,因为这意味着失去通过军事行动收复领土的机会。
他指出,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战争问题想得过于简单,认为只要把普京和泽连斯基带到谈判桌前就能收场。但现实是,俄乌双方在“战与和”的认知上存在巨大差距:
对乌克兰而言,持续流血让结束战争成为必须,但停火若无可靠的安全保障,反而可能让局势冻结;
对俄罗斯来说,谈判并非为了止战,而是想恢复其“大国地位”,而且不少俄国内部声音认为乌军消耗更大,俄军应当继续推进。
在阿拉斯加美俄峰会过去三周后,前线冲突不但没有缓解,反而进一步升级。特朗普虽多次强调自己致力于推动和平,甚至表示将与欧洲领导人及普京再次沟通,但在乌方看来,他的影响力有限。
斯克里普琴科分析,美国若对俄实施更严厉的“二级制裁”,势必也会伤及自身经济,这使得特朗普难以真正迫使普京让步。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摇摆不定,既可能因不满俄方态度而动用制裁,也可能转而寻求与俄罗斯的经济交易,这种不确定性让乌方忧虑。
谈及未来可能举行的俄乌领导人峰会,斯克里普琴科认为,土耳其是最现实的候选地点。作为一个相对中立国家,土耳其既能为双方领导人提供安全通道,也具备在未来派遣维和部队的潜力。
不过,如果谈判涉及第三方,例如特朗普或欧洲领导人,那么选址就会更加复杂。瑞士或一些中东国家也可能进入讨论范围,但普京的专机飞往欧洲需要获得多国许可,这本身就是一道难题。
安全保障始终是俄乌谈判绕不开的核心议题。斯克里普琴科坦言,美国历届政府都未认真考虑过让乌克兰加入北约,欧洲内部也存在反对声音,因此北约大门对乌克兰来说几乎不可能真正敞开。
他强调,乌克兰真正需要的不是模糊的“第五条”,而是一份比北约条约更明确的保障协议,能够在乌克兰再次遭受袭击时触发具体的军事行动。否则,所谓安全保障将沦为空谈。
至于法国提出的“欧洲维和部队”方案,他持否定态度:欧洲军队规模有限、缺乏战斗经验,而且各国政局不稳,承诺难以长久。相比派兵,更务实的方式是欧洲国家提供稳定的财政支持,帮助乌克兰长期采购武器,把乌克兰武装成难以轻易攻破的“豪猪”。
在停火问题上,乌俄双方逻辑完全不同。乌克兰担心停火冻结局势、失去主动,而俄罗斯则认为继续推进能增加自身在谈判中的筹码。近期,乌军在苏梅州的反攻就是试图夺回“谈判筹码”的一例。
斯克里普琴科提醒说,俄方长期受过的战略训练强调“拖延消耗对手”,而美国政治人物更在意短期成效。如果特朗普的和平努力迟迟无果,他可能面临国内政治风险。这种时间感的差异,也让谈判更难推进。
无人机战争与秋季前景
无人机战术已成为俄乌战场上的最大变量。乌克兰最早大规模投入廉价无人机,摧毁俄军坦克甚至战略轰炸机,如今俄罗斯也学会了这一套,大量使用难以拦截的新型无人机,让乌克兰防不胜防。
随着秋季临近,外界普遍担心新一轮大规模攻势。斯克里普琴科表示,只要战争继续,乌克兰军队就会尽力夺回土地,但战争的不可预测性太强,不排除俄军某些战线突然崩溃的可能。
“机会之窗很快就会关闭”
斯克里普琴科特别提醒,今年秋冬或许是决定性的时刻。到2026年底美国将迎来中期选举,届时特朗普可能陷入政令难以推行的困境,乌克兰若未能在此之前推动实质性和平进展,局势将更加被动。
他指出,乌方目前采取的策略是“尊重特朗普,但拖延和平进程”,试图让特朗普对俄罗斯失去耐心,从而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。这个策略短期内见效,但能否持续,还取决于特朗普是否会因愤怒而对俄施压,还是反而选择与俄罗斯达成经济交易。
斯克里普琴科的判断冷峻而现实:乌克兰需要真正可靠的安全保障,否则任何停火都只是暂时喘息。战争让所有国家都在计算得失,而留给乌克兰争取主动的时间已经不多。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,俄乌冲突的未来或许将迎来新的关键节点。
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